佛山

广东佛山普九

  • 编号:qp62497037
  • 分辨率:8000x4000
  • 摄影师:Mj155/360Cities.net
  • 拍摄时间:2011/2/16
  • 标签:
  • 介绍: 万福台,位于佛山祖庙内,是祖庙内的戏台。建于清顺治十五年(1658)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。初名华丰台,光绪年间(1875年至一九〇八年)那拉寿辰,改名万福台。该台建筑在一个高2.07米的高台上,为歇山式卷棚顶,不用斗拱。面宽三间,共12.73米,进深11.78米,台面至檐前高度为6.25米,因为是戏台,故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为前台和后台,隔板左右开门,"出相入将",供演员等出入,前台三面敞开,明间演戏,次间为乐池。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,他不但流行于广东,广西,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,把粤剧传播到了东南亚,美洲,大洋洲,欧洲并通过创世界记录的逾千部戏曲和近万种唱片风靡全球。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,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。如今世界各地粤剧团体都将万福台视为粤剧之源。万福台作为佛山文化的一个品牌和对外交流的平台,将佛山的粤剧文化带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

价格

编辑用途

创意用途

  • 相似
  • 附近
  • 更多

        万福台,位于佛山祖庙内,是祖庙内的戏台。建于清顺治十五年(1658)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。初名华丰台,光绪年间(1875年至一九〇八年)那拉寿辰,改名万福台。该台建筑在一个高2.07米的高台上,为歇山式卷棚顶,不用斗拱。面宽三间,共12.73米,进深11.78米,台面至檐前高度为6.25米,因为是戏台,故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为前台和后台,隔板左右开门,"出相入将",供演员等出入,前台三面敞开,明间演戏,次间为乐池。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,他不但流行于广东,广西,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,把粤剧传播到了东南亚,美洲,大洋洲,欧洲并通过创世界记录的逾千部戏曲和近万种唱片风靡全球。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,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。如今世界各地粤剧团体都将万福台视为粤剧之源。万福台作为佛山文化的一个品牌和对外交流的平台,将佛山的粤剧文化带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