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

紫禁城

  • 编号:qp62464607
  • 分辨率:8000x4000
  • 摄影师:Jesse Lee/360Cities.net
  • 拍摄时间:2008/10/8
  • 标签:
  • 介绍: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壮丽的建筑,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。明代时,它名为奉天殿,皇极殿,清代改称为太和殿。它经历过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灾,现在可见的是清朝所建的宫殿。太和殿建在3万平方米的大广场正北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台基。四周围绕石栏,有云龙云凤望柱1488根,前后各有3座石阶,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,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"御路"。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,称为丹陛,俗称月台。月台上陈设日晷,嘉量各一,铜龟,铜鹤各一对,铜鼎18座。龟,鹤为长寿的象征。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,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,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。殿下为高8.13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,周围环以栏杆。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,每逢雨季,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。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,其为吉祥如意珠,双龙之中,一个代表天帝,另一个代表帝王,帝王受天之命,合天之意,务使国中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乃象征江山永固。此图使用18毫米镜头分三层拍摄54张拼接而成,全景图总尺寸为20000x10000,两亿像素。本图压缩为8000x4000像素。

价格

编辑用途

创意用途

  • 相似
  • 附近
  • 更多

       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壮丽的建筑,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。明代时,它名为奉天殿,皇极殿,清代改称为太和殿。它经历过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灾,现在可见的是清朝所建的宫殿。太和殿建在3万平方米的大广场正北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台基。四周围绕石栏,有云龙云凤望柱1488根,前后各有3座石阶,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,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"御路"。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,称为丹陛,俗称月台。月台上陈设日晷,嘉量各一,铜龟,铜鹤各一对,铜鼎18座。龟,鹤为长寿的象征。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,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,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。殿下为高8.13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,周围环以栏杆。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,每逢雨季,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。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,其为吉祥如意珠,双龙之中,一个代表天帝,另一个代表帝王,帝王受天之命,合天之意,务使国中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乃象征江山永固。此图使用18毫米镜头分三层拍摄54张拼接而成,全景图总尺寸为20000x10000,两亿像素。本图压缩为8000x4000像素。